今日话题:定投基金怎么操作才能赚钱?(指数基金应该止盈吗?)
别慌,实例持仓来给大家说明应该不应该定投基金,是否适合止盈等等操作……
我一直说买基金是散户最好的选择,打个比喻,现在回溯一下(具体的基金名字肯定不能发出来,原因大家都懂):如果2019年5月在很多基金成立的时候买入1万元,那么现在就变成了至少几十万元,收益不可谓不高。不过这些基金代表性并不强,是因为存在巨额赎回的原因才导致这只基金看上去收益特别高,而这种巨额赎回并非在任何一支基金上都存在。

除开上述的那些基金外,19年以来翻了10倍的基金有59只,这些基金大多成立的时间就比较长了,例如收益排行第二的华夏某基金,收益率为3955.34%,近40倍的收益,而这只基金成立于2004年,虽然时间很长,但相信大多数人如果确定能够看到40倍的收益,那么在有闲钱的情况下即使是20年的时间或许也会选择持有。


说下我本周的基金持仓盈利情况:当下盈利最多的是依然是光伏板块的的基金。当下整个基金组合里80%的利润都是光伏板块贡献的。我现在依然对光伏行业看好。经历这次能源危机以后,欧美在未来会加速新能源的建设,光伏板块有继续上行的可能。我们做投资为了什么?其实就是为了“可能性”。只要有“较大可能性”实现的目标,都要努力坚持等待。“新能源”当下就是这样的值得等待的目标。

定投基金怎么操作才能赚钱?(指数基金应该止盈吗?)

盈利排在第二位的是恒生科技指数基金。这个刚买一二周的基金居然能短期内获得这么多的收益。这只能说明运气不错。我是在恒生科技指数当天接近跌停的位置买入的,当时做的准备是分批买入,所以买入的量并不大。对于这类超跌的板块,我一直是主张要越跌越买。因为,市场的本质是运行规律是“周期运行”,即跌到低谷会上涨,涨到高峰会下跌。而很多人却错误地认为市场如果下跌会一直下跌,如果一直上涨就会一直上涨。在他们的脑里就没有万物皆周期的概念。我对超跌板块的买入策略是逢低买入,越跌越买。如果买后大涨了,就停止买入。剩下的资金去寻找其它的超跌的品种进行逢低介入。

(持仓涨幅图片不发了,以下的基金持仓一样处理)
 

我的持仓最多的消费板块和白酒板块,由于仓位较重,已到了补不起仓的地步。因为重仓的板块需要较多的资金才能摊平成本,我现在可动用的资金较少,就算是补进去,对于成本的摊平也没有多大作用了。消费和白酒板块是我最看好的两大板块。特别是白酒板块,它绝对是我的最爱。未来如果有资金到账,我会继续加仓消费基金和白酒基金。

 

本周涨幅很大的地产板块,我在上周就已经发表文章《买股票,要买就买最绿的!》里面谈及地产处于低谷期,有较大的投资价值。

定投基金怎么操作才能赚钱?(指数基金应该止盈吗?)

 

可惜手上资金已不足,把有限的资金在前两周都补给了消费和白酒基金,地产板块暂时只能观望了。投资这件事和资金量大小有一定的关系。资金量大的投资者无论用何种方式进行投资,他都会比小资金投资者更有优势。投资篮100次和投篮1次,谁的成功率更高,这还用说吗?

 

科技创新是我国未来大力支持发展的一项国策。我对科技板块实际上是很重视的。我既投资了光伏指数基金,又投资了港股的科技指数,我前一二个月还投资了专精特新指数基金。科技板块是我第二大重仓方向。我的投资战略是一手抓消费,一手抓科技。

 

畜牧板块的上涨的曲折程度要略超我的意料。我没有想到猪周期高峰下猪板块上涨得居然这么费力。我年轻时喜欢投资钢铁板块,钢铁也是周期性行业,但是钢铁股票在行业景气时的股价上涨真的很直接,几个月就翻倍了。对于畜牧基金的投资,我依然原按计划等到春节附近再决定进出。

 

医药也是我看好的板块。我对医药早就做了持久战的准备。以后有活钱时还会慢慢加仓。

 

其它的几只基金都是为了构建整个基金组合的均衡而配置的。持有量都比较小,都是以“五年期存款”的心理准备长期持有。

 

我的基金投资总体上是在消费、科技上的加仓较为密集,是因为看好它们在未来二三年的发展。在地产、保险等基金上的加仓较为缓慢,我认为它们可能要在三五年以后的基本面才可能有较大的改观,现在只需要稍稍布局一点点!另外我告诉大家:定投只是一种操作手法、优化策略。能不能赚钱,关键看定投的基金本身的情况。基金涨,定投赚钱,基金亏,定投亏钱。指数基金止盈完全没必要,这会打破复利的积累,如果止盈,那么这么多钱必须在低位全买过来,择时这么厉害还定投个毛。指数基金不止盈,股基更有基金经理帮止盈,何必止盈?投资基金就是拿着等用钱的时候卖,基金止盈主要是为了能多次收手续费,50%止盈,基金经理巴不得让你每10%止盈一次,就成了5次买5次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