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木苏财经网站想和股民朋友们说说A股新能源板块内部月度报告(新能源车、光伏、储能、风电版块),分享一些相关的知识资讯,看完若有所帮助请关注妙木苏哦。


这三年(从19年到22年)的小牛行情中新能源版块一直是A股最靓的版块,一直引领这一轮指数上涨,其中十倍股甚至二十倍股多如牛毛,到现在市场情绪冰冷,指数回调,新能源板块还是a股市场中流砥柱的多头,并且现在也到了一个不错的研究新能源版块并布局的时候。这里整理一份A股新能源板块内部月度报告(新能源车、光伏、储能、风电版块),版权来源于趋势奶爸,网上转载不给版权注明的都是耍流氓哈。
新能源板块还是a股市场中流砥柱的多头
新能源板块内部月度(2022年十月,虽然已经是过去式,但对于研究新能源版块来说这类报告不会过时,有明确的分析意义)报告以下为详细报告:

一、板块股价波动情况
9月跑输沪深300指数。从全年角度,得益于5-7月那波上涨,跑赢沪深300,特别是光伏和风电今年走得比较好,完美地接过了2021年新能源车的接力棒。
 
二、月度关键数据
新能源车:据乘联会,9月新能源车批发销量达到67.5万辆,同比增长94.9%,环比增长6.2%。年初至今,新能源车累计销量434万辆,同比增长115%。
 
有3家企业值得关注:比亚迪再创新高,突破了20万辆;理想一改8月颓势,L8和L7发布后关注度非常高;小鹏没有达到万辆,算是新势力里比较意外的。
 
光伏:多晶硅的价格9月基本持平(35.84美元/kg),166/182mm单晶硅片的价格小幅下滑了0.1%,另外,166/182/210mm单晶电池价格变动都在0.6%,单晶组件价格持平。
整体来看,核心硅料及组件两端价格维持平稳,产业链高价放量态势依然明确。
 
风电:国内陆风9月招标6.8GW,和前几个月水平相当;海风9月招标0.2GW,下滑明显,今年6月大量招标透支了不少需求。
 
储能:国内9月储能EPC及系统项目分别中标1.6GW/3.2GWh,中标量保持在高位,国内电力储能市场高增长的趋势确立。
 
三、重大事项及要闻
1、相关部门发布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。
政策依然鼓励新能源车消费。但上海刚刚宣布,非纯电车送牌照到今年底结束,混动和增程明年开始就没有新能源牌照,这个影响不小,尤其是理想等暂时没有纯电车型或占比很少的企业。
2、比亚迪与全球汽车租赁公司SIXT签署合作协议,后者将在未来6年内向比亚迪采购至少10万台新能源车。
从外资及合资占据国内主流,到新能源车赛道里自主品牌崛起,再到现在能够规模化出海,国内车企在这波弯道超车中表现惊人。
当然,或许仅仅是比亚迪,无论从车型、质量、品牌、性价比等各方面都有成熟条件,其他车企暂时好像还没有这个实力和属性。
3、地平线获得奇瑞汽车的战略投资,该笔资金将主要用于车载智能芯片的研发迭代与量产应用。
虽然美国现在制裁都是基于超算和先进芯片,尤其是以军工领域为打击对象,但在其他领域也要引起警惕。国内智能化方面依然落后,绝大部分旗舰车型,自动驾驶都用英伟达芯片、智能座舱都用高通芯片。
国内需要抓紧提升国产车规芯片,比如自动驾驶领域的地平线、再比如智能座舱领域的华为等等,都是非常有机会追赶的。
4、宁德发布三季报,2022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88-98亿元,同增169%-200%,扣非净利润83-93亿元,同增209%-246%,超市场预期。
自二季度业绩超预期后,宁德三季度再次超预期,带来信心提振。大家都在担忧新能源车行业β越来越小,但电池龙头是值得长期投资的,从价值量、技术更迭、出货情况、业务拓展(钠电/储能/回收)等各方面都具有优势。
5、隆基将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推高至26.12%,这是迄今为止P型硅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。
市场都在拼命做N型,隆基偏偏专注于P型,这次突破可能在业内不会引起什么波澜,毕竟实验室和量产概念完全不同,但再次证明了隆基的决心和实力。以隆基过往经验来看,总感觉是在憋个什么大招。拭目以待。
隆基和天合都发布了业绩预告,隆基增速50%左右、天合增速100%左右,都很不错,其中一家稳增速低估值、一家高增速高弹性,就看投资者投资风格。
 
四、卖方优质观点
天风-新能源车估值:7月以来电车指数跑输光储,不是担心2022年,分歧在2023年,悲观者担心销量不好/乐观者担心销量太好但渗透率见顶,于是杀估值。
考虑行业增速(2022-2025年CAGR为36%)+龙头业绩增速(宁德2022-2025年CAGR为30%),2023年板块合理估值在30-40倍,目前位置明显被低估。
 
民生-新能源车渗透率:渗透率天花板并非为40%-50%,而是80%以上。
预计到2025年,中性和乐观情景下,全球新能车销量分别为2350和2750万辆,2021-2025年CAGR分别为38%和44%。
 
国盛-光伏价格和盈利:短期硅片价格企稳而电池片环节价格持续上行,侧面反映出大尺寸电池片产能的紧张和供不应求。
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,对于海外组件产品来说也是变相价格上行,电池片端的价格上涨对组件海外订单盈利影响较为有限,且一体化大组件厂电池片自供率较高,一体化组件盈利确定性也不用太过担心。
 
五、重点公司调研
国庆节前到无锡调研了一系列设备企业,包括先导、奥特维、上机、华润微等,主要收获供大家参考。
 
第一是产业层面。宁德目前产能大概是320GW,规划到2025年,要建成1000GW,说明还有600GW空间;而二线厂商空间就会更大,整个产业到2030年可能有10TW产能。
光伏,明年全球的装机量可能会在260GW-300GW之间,现在市场都看到350GW甚至400GW,有点过乐观。当然也有上市公司看得低一些,认为是在330GW左右。
 
第二是技术层面。锂电主要就是看宁德技术路径,如果从卷绕变为叠片,那就会带来较大设备变革。目前看可能性不高,毕竟头部设备厂商订单里还没有叠片,说明这批麒麟电池至少还是卷绕。
光伏主要是薄片化,其实现在从150μm做到130μm没有技术困难,但是想要规模化就需要考虑良率。碎片是最大问题,越薄越易碎,综合成本还不如目前水平。
电池片技术路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,PREC工艺最成熟、TOPCon增速最快、HJT绝对额最少。虽然HJT被提到最多是成本高、设备贵、辅材多,但主要是稳定性不够,厂商都要看综合看回报率。
 
第三是海外层面。美国IRA法案对产业影响不算大,尤其是设备厂商几乎不受影响。哪怕是考虑到有关税,国内产品性价比依然高于海外。
 
六、年度数据预判
电车:国内新增销量620万辆(略有上调,主要考虑到9月新能源车销量超预期),同增约80%;全球1000万辆,同增约55%。
光伏:国内新增装机量80GW,同增约45%;全球250GW,同增约50%。
风电:国内新增装机量55GW,同增约15%;全球100GW,同增约7%。
 
七、最新内部观点
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,全球渗透率更低,因此是属于从成长到成熟期过渡,增速还是能够保障,但要更聚焦在高价值量、高技术壁垒环节。
风光储都是基于装机量,光伏增速非常稳健,风电背后有“十四五”规划保底,储能是新兴领域,三者都是在消费不景气、医药情绪悲观、科技下行周期背景下,非常值得关注的板块。
同时,新能源板块现在还有个大优势,就是行业估值低。今年年初出现了较大调整,当前PE估值基本都是20-40倍之间,相比近三年中位数50-80倍,明显比较低。
落实到投资实践,新能源车里看好锂电龙头、光伏赛道看好组件一体化和逆变器、风电看好海缆和轴承。

网友问答:
Q:比亚迪都这样超预期了,居然还没得到奶爸最看好?
A:比亚迪今年净利150~160亿,业绩预期落地了,奶爸怎么看?之前您其实一直也看好,但担心预期没有落地。现在看,远超预期了。我以前主要是觉得估值高,还有利润率低。现在看来,业绩可以支撑8000亿左右市值没太大问题,利润率情况后面还想看看。
Q:今天的信息量挺大呀。
A:我觉得这种行业信息挺好,哪怕信息不需要,里面提到的方向和龙头也很有跟踪价值。
Q:这。。一些业绩预报是不是都上礼拜的消息了。有点滞后啊。
A:又不是炒短线,长期跟踪的。今天A股表现不错,低开高走最终顽强收红。反弹仍在继续,并且依然值得布局。


内容申明:妙木苏是一个公益性网站,不从事任何商业性行为,妙木苏文章来自互联网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我们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所有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,如有侵犯你的版权,请及时通知我们(联系方式请移动鼠标到左边导航栏最下方“联系我们”),本站将立即删除或予以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