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觉得,对于投资,尤其是入门来说,就得相似的内容反复看。

只有不断重复,那些知识才会逐渐变成自己的,浅尝辄止一般等于没学。

我曾在长投学堂实操入门,学过的知识,实操一遍后就没了下文,当想再次实操时,发现自己竟然什么都不会了。

不得已,自己又复习了一遍课程大纲。

在复习期间,偶然间又遇到了一本书,螺丝钉的《定投十年,财务自由》,读起来简直没什么压力!

当时真的好惊喜啊!

入门和不入门感受就是不一样。

我能感觉到,如果没有那一次实操入门的课程垫底,这本入门级别的理财书,我其实是完全看不懂的。

因为哪怕我已经学过入门知识,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,还是有点吃力的,属于+1的那种难度,但舒适度远大于困难度,所以我还算顺利地读完了。

读完后就被他圈粉了,他的另一本书《指数基金投资指南》我也看得不亦乐乎。

这期间还看了几本入门的书,比如《解读基金》、《基金定投》、《财富工具》、《财务自由之路3》,甚至是《半小时漫画》那四本讲经济和理财的书,越读越轻松。

最近又看了两本书,《财务自由笔记》、《指数基金定投-慢慢变富》,都是入门级别的好书。

越重复看这些入门的内容,越发现很有意思。

比如过去根本不清楚股市中都有哪些指数,随着自己一遍遍地重复,那些指数便逐渐刻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,调用得越来越自如,学以致用也越来越容易。

重复得越多,很多概念不再是呈点状分布在自己的脑海里,而是成区域状、片状。

比如最近脑海里不断浮现“估值”和“资产配置”这两个概念,然后逐渐在脑海里组织,如何把这些知识连同“指数基金”的概念,串连起来为我所用。

我想,如果没有前期大量的扫盲铺垫,根本不会有串联知识的可能性。

记得最开始,自己特喜欢投资大咖推荐的投资经典好书,比如《共同基金常识》、《穷查理宝典》、《股市长线法宝》等等,可自己就是看不进去,读不懂。

所以我转向了,专搜那些入门级别的理财书,爱玛·沈的书籍:《理财就是理生活》、《高财商孩子养成记》、《小胖财富历险记》;

给孩子写的理财书籍,比如《小狗钱钱1、2》、《蓝筹孩子》等等,我通通搜罗了个遍,挨个看下来,既轻松,又能不断复习学过的东西。

当转向走了一段时间后,再拿起《基金共同常识》这本书时,已经没过去那么吃力了。

当然,除了那些讲策略和技巧的书籍,关于理财和财富思维的书,自己也会去搜罗,比如刘彦斌的《理财有道》《理财中的经济学》《人人都该买保险》;

再比如李笑来的《财富自由之路》《让时间陪你慢慢变富》《论韭菜的自我修养》;

还有那本特别经典的财富思维塑形书—《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》,这些书真的会慢慢转变自己的财富思维。

所以,不管是在投资界还是其他领域,路都是需要一步一步、踏踏实实地走的。

适合大咖看的书,还真不一定适合投资小白看。

当像你我这样的小白一步步走起来,有朝一日自己也变成大咖时,那些深奥难懂、明显有层级的书读起来,就会感觉手到擒来了。

所以在入门的时候,就搜一些入门级的书看吧,重复、大量地看,相似的内容反复看。

过了小白,再迈过漫长入门阶段,很多知识脉络就会在脑海里自发组织,跟随着自己的疑问一步步走下去,就会找到专属自己的投资之路。

毕竟投资是一门艺术活儿,找到适合自己的,才是最好的。
我是投资小白,入门级别的书看哪些好?
最后增加一些妙木苏站长认为很不错的书籍,适合头投资小白入门阅读:

《巴芒演义:可复制的价值投资》:这是一部关于价值投资从无到有的演化史,以巴菲特和芒格的价值投资体系成长过程为线索,将近代投资领域的大师们搬上舞台。

《价值》:全书介绍了张磊的个人历程、他所坚持的投资理念和方法以及他对价值投资者自我修养的思考。

《投资中最简单的事》:为读者呈现的正是符合投资的内核和本质的、与时俱进的普适性规律。

《投资中不简单的事》:精选基金经理内部交流实录,全面展示基金经理面对人性的恐惧与贪婪、面对市场不确定性时的真实想法与应对策略。

《查理·芒格的投资思想》:用简洁直接的方式为读者扫清了学习芒格的障碍,是初学者掌握芒格投资思想的入门利器常备读物。

《跳着踢踏舞去上班》:本书系统剖析了通货膨胀、利率、交易费用等要素对于股票投资的影响,厘清股票、股票指数期货、债券、黄金等投资品种的优劣,提供了分析整个股市的完整框架。

《投资的怪圈》:为完成著作,作者探访了数十家全球知名神经经济学实验室,让人们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投资本性,看到作为一名投资者,成功或失败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。

 
内容申明:妙木苏是一个公益性网站,不从事任何商业性行为,妙木苏文章来自互联网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我们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所有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,如有侵犯你的版权,请及时通知我们(联系方式请移动鼠标到左边导航栏最下方“联系我们”),本站将立即删除或予以改正。